國立高雄大學統計學研究所
最新消息 本所簡介 師資介紹 開設課程 教師成果 學生表現 學術演講 入學管道 學生園地 心在南方 表格下載 活動集錦 網路資源 關於我們
本站首頁 本校首頁 英文版
:::心在南方  
主題:海峽兩岸機率與統計十一屆
發表者:黃文璋 Email:huangwj@nuk.edu.tw 日期:2018/6/3 下午 01:59:24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機率與統計學術研討會,於2018531日至62日,在國立臺北大學舉行。此兩岸機率與統計界的重要會議,乃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中央研究院周元燊院士所發起。199581820日,第三屆國際華人統計會議於北京香山召開,這是由泛華統計協會(簡稱ICSA)所主辦。會中在周院士的主持下,幾位兩岸學者商討後,決定次年在台灣舉行一兩岸的統計會議。討論過程中,方開泰教授提議台灣特別邀請幾位大陸的年青統計學者參加,也獲得一致贊成,名額且定為5位。至於適當的年青學者名單,就請大陸提供。為便於聯繫,且基於過去的淵源,我們請鄭忠國教授,擔任大陸方面的聯絡人。鄭教授相當細心,香山會議後,對何謂年青?及5個名額中,統計與機率各分配幾位?都立即跟我們確定。

在兩岸共同努力下,199671516日兩天,“第一屆海峽兩岸統計學研討會”,在位於高雄西子灣畔,可遙望大陸的國立中山大學舉行。直接由大陸來的朋友,於研討會的前一天下午,經由香港整團抵達高雄。在當晚的歡迎晚宴裡,兩岸的出席者,均有如多年不見的老友重相逢。於水乳交融的氣氛中,有敘不完的舊,及唱不完的歌,都差點忘記隔日一早有開幕典禮。研討會當天,一抵會場,便看到一幅高掛的對聯:

海寬何妨,客來萬里猶攜卷;

峽深不礙,文章百鍊見真工。

與會人員均感興奮,那是趙民德教授特地為此會所寫的。在首日的大會晚宴中,我們請餐廳在各桌分別置放“聖賢席”及“飲者席”兩種名牌。在自由選擇下,飲者席很快便坐滿。見證此歷史會議的兩岸學者,必將留名,豈會寂寞?兩天的研討會轉眼即過,在惜別晚宴上,眾人臨別依依。前方的路雖仍很長,且不見得坦坦平平,但已不再令人猶豫。在笑容裡彼此祝福,相約下次大陸見。隔日我們為大陸來的朋友,安排一天的在地參訪活動,包括高雄市立美術館、中國鋼鐵公司及佛光山。次日搭遊覽車前往臺北,中間停靠彰化縣鹿港鎮,並參觀著名的天后宮。傍晚至臺北,由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接待後,正式行程至此結束。

由在研討會的名稱中,冠上“第一屆”,可知自始即有長久舉辦的打算。在國立中山大學的會議中,雙方欣然同意,今後每兩年輪流在兩岸舉行一次。則相隔22年,不是該舉行第十二屆嗎?這是小學裡的植樹問題。那怎麼今年的研討會,是第十一屆呢?事實上,第二屆原訂於1998819-21日,在大陸昆明(雲南大學)舉行,卻因故延至199972425日,且改在蘇州舉行。之後,又有幾屆,基於不同的原因延後,少則半年多則1年。亦曾有為追趕前屆的延誤,而刻意提前。此一方面顯示世事多變,即使簡單的計數,都不能僅仰賴數學;另一方面則透露,畢竟隔個海峽,連兩岸學術會議的進行,都難以一帆風順。幸好,在兩岸機率與統計界,皆具高度交流的誠意下,研討會不但持續舉行,且22年下來,誤差並不太大,較預計的12屆,不過少了1屆而已。另外,由於是在香山的統計會議中討論定案,第一屆遂以“統計學”為名,但當然亦涵蓋機率領域。歷屆會議名稱,並不完全一致。開頭的“第x屆海峽兩岸”一直維持不變。但接下來的主題,有統計、統計與概率、統計與機率,及機率與統計等4種。至於結尾的會議性質,則除“研討會”外,亦曾數度稱為“學術研討會”。顯示因主辦單位的不同,用字習慣可能便稍有不同。正如玫瑰亦稱刺客,買笑即是薔薇。但名稱的差異何妨,大家都知道這是什麼會議,從無人要求正名。求同存異,連海寬及峽深,都無礙兩岸的交流,又何須計較這種細枝末節。

22年前,欲進行兩岸交流,可說步步荊棘,重重束縛。如在研討會將舉行的上半年3月,還有所謂“1996年臺海危機”,有些人難免擔憂。即使撇開此“杞人憂天”不談,大陸不同單位,對邀請函之要求常有差異;至於臺灣方面,所訂之大陸人士來臺的申請流程繁瑣冗長,且最後當事人還得親自到香港領取入臺證。在聯繫不易下,幸好有鄭忠國教授做為雙方的聯繫樞紐。他做事主動負責又積極,使各種大小問題,都能儘快迎刃而解。當時兩岸旅行,既無直航,也無小三通,雖道路阻且長,但仍有方積乾、史寧中、成平、何書元、何聲武、林正炎、吳喜之、茆詩松、袁衛、陳希儒、韋博成、馮士雍、張永光、鄭忠國、鄧永錄、錢敏平、嚴加安,及龔光魯等18位資深學者、5位年輕學者(3位統計2位機率,皆為拿到博士學位不超過5)宋立新、崔恒建、陳敏、黃樹顏,及羅旭、國家統計局的賀鏗副局長,及王吉利主任,還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張文嶺等,共26位大陸的學者專家,行行重行行地來到台灣。連同當時正在國立中山大學客座的白志東及繆柏其,以及幾位旅居美國或香港的學者,包括何旭銘、郁彬、荊炳義、陳卡你,及張存惠等,共有三十餘位大陸的朋友,前來共襄盛舉。當初發起此研討會的周元燊院士雖不克參加,但亦很關心兩岸交流的刁錦寰院士出席了。此外,行政院主計長韋端,及詹德松局長(中國統計學社理事長)等,多位掌管統計的官員,皆前來相挺。研討會盛大且成功,令人難忘。

附帶一提,在不太開放的22年前,兩岸交流為免窒礙難行,對外宜由“民間”出面。於是臺灣找了中華機率統計學會(因那時恰好魏慶榮博士為理事長,而敝人為秘書長,行事較方便),並延續至今;大陸則由中國概率統計學會為對口單位,其後則有中國統計學會等組織協同籌備。此外,由於鄭忠國教授聯繫角色扮演的相當成功,第三屆在臺灣舉辦時,仍敦請他再度擔任大陸的聯絡人。

歷屆會議的主辦單位,依序是()國立中山大學(高雄,1996715-16)()蘇州大學(蘇州,1999724-25日,原訂於1998年在雲南大學舉行,因故延後並更改地點)()中央研究院(臺北,2001414-15)()蘭州大學(蘭州,2004816-18日,原訂於2003年舉行,因Sars疫情延後)()國家衛生研究院(苗栗,2006729-30日,原訂於2005625-26日在國立成功大學舉行,因故延後並更改地點)()南京大學(南京,2009110-11日,原訂於2008年舉行,因北京舉行奧運延後)()國立成功大學(台南,201076-7)()黑龍江大學(哈爾濱,2012815-16)()逢甲大學及國立中興大學(臺中,2014516-18)()電子科技大學(成都,2016811-13),及本屆的(十一)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2018531-62)。可看出在臺灣的舉辦地點,從南到北都有。至於廣袤的中國大陸,值得一訪的有特色地點就更多了。每次臺灣主辦後,大陸均充分尊重臺灣,以決定下屆在大陸的舉辦地點。藉此兩岸會議,讓臺灣機率與統計學術工作者,能多認識神州大陸。

倏忽22年過去了,10屆過去了。展望未來,我們對於兩岸機率與統計的交流,仍充滿著信心。近悅遠來,今年第11屆,來自大陸的朋友便有約40位,涵蓋的學校或單位很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統計與金融系,這是大陸一個跟臺灣關係很密切的統計學術重鎮,也特別組一10人的教師團前來支持。很歡迎海峽對岸遠道而來的舊雨新知。經常參加此兩岸會議的同仁不少,今年大陸的與會者,其中便有幾位已是第4度來臺出席了;而臺灣的與會人員裡,也有幾位當年參加第一屆時,仍是大學生或研究生者,今日則都已是大教授了。22年,足以讓一才從門口窺探學術這一行者,登堂入室,甚至成為一學術巨擘。

本屆會議能順利舉行,除了謝天之外,該謝的人不少。如大陸方面,中國概率統計學會的程維虎教授,及中國統計學會的周晶研究員,在聯繫上都出了不少力,幫了極大的忙;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本次的地主,是在臺灣統計界,以勇於任事著稱的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全系師生在主任黃怡婷的領導下,盡全力籌辦本次會議,一心要讓所有與會者,皆有賓至如歸之感;中華機率統計學會,為本研討會投入許多心血,尤其是理事長黃郁芬及秘書長楊欣洲。值得一提的名單仍很長,至少包含李燊銘、吳漢銘,及蘇南誠教授等。當然類如2017年那部評價高且票房亮麗之印度片“隱藏的大明星”(Secret Superstar,大陸譯名“神秘巨星”),在幕後默默工作者的背後,更還有隱藏的協助者,我們無法一一列舉。

最後,深深感謝一直以來,支持兩岸機率與統計交流的每位朋友。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的22年!

   暫無回應
 回本區首頁 
  回應總數0  
 
 
  下一頁  
  
 
我要回應
姓 名: 回應前,請先註冊登入
E-mail:
內 容:
驗證碼:  (0QUW
 
 
:::
 
*

地  址:811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
電  話:07-5919362 傳真:07-5919360 e-mail: stat@nuk.edu.tw
更新日期:2024/4/11 上午 09:16:10

2003/10/20起第 8987438 位訪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