閎中肆外博古通今,育才無數一代宗師。
五十餘載高瞻遠矚,鑿空萬里永恆舵手。
我常在想,那些歷史人物可以拿來形容周元燊院士?我先想到西漢的張騫(西元前?-114年)。廣袤無垠的西方是什麼? 自古以來令華夏民族好奇。兩千多年前,張騫勇敢地走出去,這便是大家所知的張騫通西域。其亙古未有之功績,漢武帝封他為“博望侯”(取廣博瞻望之意)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頌為“鑿空”(即鑿開通路)。出使西域有時遭匈奴俘虜,張騫在危難中總不失氣節,再加上前無古人的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之貢獻,近代梁啟超讚美他“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第一人”。另外,我想到使徒保羅(Paul,3-67年)。基督教雖然是由耶穌所創立,但即使到他被釘上十字架,追隨者仍只有一小群猶太人。主要是因保羅努力不懈地四處傳教、在各地建立教會,才使這個小團體,逐漸擴大為一個聲勢浩大的信仰組織,並傳播到非猶太人中,最後且使基督教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周元燊院士,於1924年9月1日生於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襄樊就是襄陽及樊城,皆為歷史名城。南漳縣也是赫赫有名,歷史上那塊傳奇的“和氏璧”便出自南漳。在章回小說“東周列國志”裡說,“今襄陽府南漳縣荊山之顛有池,池旁有石室,謂之抱玉巖,即卞和所居泣玉處也。”南漳出了個周院士,印證地靈人傑。
周先生青少年時,中國處於相當混亂的狀態。從5歲起,他家便經常遷徙。七七事變爆發,抗戰軍興,更是流離顛沛。1941年,初中畢業後,他考取國立第二中學,那原本是江蘇的揚州中學,抗戰時西遷到重慶。高中時他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決定走上數學這條路。畢業後,1944年8月,他被保送到浙江大學數學系,那時遷到貴州。1947年,因國共內戰,家中經濟來源中斷,周先生曾休學半年,到中學教書。1949年初,大學畢業後,經師長推薦,渡海到美麗寶島的台大數學系擔任助教。本以為只是待幾個月,不料沒過多久,大陸就回不去了。
那時台灣各方面的條件並不好,但在戰亂中成長的周先生,並不以為意。“孟子”“告子下篇”早說了,“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周先生每日苦讀,一面等待機會。台灣從1953年起開放留學,隔年,周先生30歲時,揮別5年半的助教生涯,到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數學系就讀,從事機率方面的研究。4年後,1958年,完成博士學位,時年34歲。先是留在原校,後來到IBM、哥倫比亞大學統計系,及普渡大學數學系等處任職,擴大見聞,並不斷提昇自己。1968年,回到哥大統計系,直到1993年退休為止。1974年,50歲時,周先生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雖長期旅居美國,周先生對他曾待過5年半的台灣,一直充滿感情。從1970年起,他便經常回台灣。那年由於周先生回來,在美國AT&T工作的趙民德先生也回來客座,再加上中央大學的謝聰智教授,3人分別開設機率論、假設檢定,及測度論等3門課。當時國內幾乎沒有具統計博士學位的師資,因而吸引不少大學講師以上的教師來取經。來聽課的學員,周先生還發車馬費,這在當時應相當罕見,可見周先生的氣魄,以及傳播統計的決心。
從1970至1977年,那7年間,周先生擔任中研院數學所所長,他做了不少扎根及播種的工作。例如,1973年開始出版學術刊物“數學集刊”,以及1976年發行通俗性的刊物“數學傳播”。
周先生高瞻遠矚,50多年前,他便認為唸數學的出路廣泛,除數學外,至少可走向統計或計算機。在擔任中研院數學所所長時,他推動計算機科學的發展。請了一些在美國的計算機專家學者回數學所客座。1974年,他偕同幾位院士,在中研院提案成立資訊研究所;1980年,又提案成立統計學研究所。他的影響,可以說從數學、資訊到統計。統計所通過後,周先生邀請趙民德先生,於1982年回來擔任籌備處主任,今年是中研院統計所成立40周年。
周先生樂於提攜後進,由於他的引導及協助,台灣許多優秀的年輕人,走上統計之途。也由於他的鼓勵,海外多位已卓然有成的學者,舉家返國服務。不止於此,中華機率統計學會,是周先生於1992年發起成立,並擔任第一屆理事長。今年是學會成立30周年。1992年,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主辦第一屆南區統計研討會,周先生前來參加,且勉勵要繼續辦下去。周先生這麼一交待,至今持續舉辦了31屆。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南部數學組加進統計領域,也是周先生奔波之功。另外,周先生早就看出與大陸交流的重要,海峽兩岸統計學研討會,是周先生促成的。第一屆於1996年,由高雄中山大學主辦,至今已舉行11屆。
周先生一向劍及履及,那裡有需要,他就出現在那裡,他自稱是跑江湖的。1994年,我擔任“中國統計學報”的主編後,即將原本的半年刊改為季刊,因此迫切需要稿子,且必須是中文的,因當時學報以中文發行。周先生不久便寄來兩篇論文。連大院士都投稿了,我們1年收到70多篇稿子也就順理成章了,且有不少稿子是來自美國或大陸的知名學者。周先生性情爽朗、愛交朋友,聽他滔滔不絕地講他的想法,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跟他在一起,永遠覺得還有很多事可以做。周先生精力充沛,自哥大退休那年,1993年,69歲,到中央大學數學系開課。83歲那年,2007年,他在成大統計系開課。至於周先生的演講,至少到88歲時仍然持續。如張騫的開拓,如保羅的傳播,50多年來,周先生在台灣所做的事,可簡單歸納為開拓及傳播。看到今日台灣統計的蓬勃發展,周先生應是相當欣慰的。
2012年6月,在第21屆南區,我們為周先生慶祝88歲米壽,那時約好20年後,2032年108歲時,為他慶祝茶壽。轉眼2022年了,這20年的茶壽之約已過了一半。豈料今年3月3日,周先生在他的老家,湖北南漳縣撒手人寰,享年98歲。他不用再奔波了。
感念五十多年來,周先生對台灣機率統計界的奉獻,中華機率統計學會,利用周先生長期支持的南區統計研討會,舉辦此紀念活動,我很榮幸能上台講些話。(2022年7月28日,於第三十一屆南區統計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