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每天所刊登的大小新聞,不論再怎麼聳動驚人,大部分隨著時間過去,都變得愈來愈不被重視。一般的通史書,有時百年間,記載的事並沒幾件。在“創世紀”裡,從亞當算起至亞伯拉罕(亞伯蘭)是20代。前19代,除亞當及挪亞外,其餘似乎都乏善可陳,僅略提一下就過去了。但整卷“創世紀”,應有超過80%的篇幅,在講亞伯拉罕、以撒、及雅各等3位,及其親人的遭遇。20代裡的3人,佔極小的比例,顯然這3位,是猶太史上極重要的人物。因此欲了解猶太人,不妨從這3人著手。
在“創世記”的第17章第1-8節,“亞伯蘭年99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blameless),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亞伯蘭俯伏在地,神又對他說‘我與你立約,你要作多國的父。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作多國的父。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世上各民族往往會追溯其源頭,中華民族的始祖通常追溯到黃帝,猶太人的祖先,則追溯到亞伯拉罕,因上帝跟猶太人“有效”立約,是從亞伯拉罕開始。
“完全人”的英文blameless,表無可指責的,與中文裡的“完人”,似不盡相同,但應也極罕見。“Abram”(亞伯蘭)的意義是“高貴的父”(exalted father),至於“Abraham”(亞伯拉罕)則為“多國的父”(father of many)。上帝認為亞伯蘭光是自己高貴不夠,要當多國的父。即不能僅獨善其身,而要能兼善天下。上帝選中亞伯拉罕,對他賦予重責大任。這並不是上帝第一次跟世人講話。有記載的,從人類第1代的亞當及夏娃起、第2代的該隱,及第10代的挪亞和他的兒子,上帝都曾曉諭他們。至於立約,亞伯拉罕也不是第1個。大洪水以後,在“創世紀”的第9章第1-17節,“神賜福給挪亞和他的兒子,對他們說‘你們要生養眾多,遍滿了地。…。惟獨肉帶著血,那就是牠的生命,你們不可吃。…。’神曉諭挪亞和他的兒子說,‘我與你們和你們的後裔立約,並與你們這裡的一切活物,…,凡從方舟裡出來的活物立約。我與你們立約,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神說‘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裡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比較一下,上帝跟亞伯拉罕立的約,與跟挪亞父子所立,內容基本上一樣。但在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裡,特別強調“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創世紀”的第6章第5-9節,“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耶和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都從地上除滅,…。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你看,上帝沒說亞伯蘭已是完全人,而是期許他作個完全人。至於挪亞則一開始便被上帝視為完全人,甚至為“舊約”所載世上第1個完全人!不過這並不令人訝異。上帝後悔造人,宣稱要除滅所造的人,但其實祂並未全部除滅,特地留下挪亞一家8口。能獲上帝如此青睞,顯然在上帝眼中,挪亞極為獨特,毫無瑕疵者。留下挪亞一家,一方面便省事不必再重新造個新亞當及新夏娃;另一方面,讓此大洪水事件,能流傳下去,供後人警惕。又之前上帝與世上第1人亞當並未立約,正如跟自己的小孩,豈須立什麼約?但後來人們所行之事,讓上帝極不滿意,因此重來一遍時,祂覺得該立個約,以讓世人知道,之所以不再有洪水,乃衪的大恩。只是雖以彩虹為見證,用意是使挪亞每次看到此記號,就提醒自己已與上帝立約。只是挪亞對立約一事,似無後續的作為。不僅如此,挪亞的子孫,依然我行我素,且屢顯出帝力於我何有哉的狂妄,那個約被拋到九霄雲外了!建個城不夠,還想造個高塔通天。而且造塔並非為了榮耀上帝,只是想傳揚自己的名!這下可惹毛了上帝。
在“創世紀”的第11章第5-7節,“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做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後來那城名叫巴別(Babel),就是變亂的意思,而那個塔就是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這裡指出,世人的語言,原本都一樣。這也合理,因全是挪亞的後代。人們常說團結力量大,但對上帝而言,這可不行!上帝遂讓世人語言不通,這樣一來,人們就不易合作了。與挪亞立約沒有產生預期效果,上帝耐心等待將近4百年,到了挪亞之後的第10代,終於出現一個“有可能”是完全人者。這回上帝謹慎多了,不再一廂情願,不論有多喜歡亞伯拉罕,還是得先確定他果真是個完全人,否則一旦上當,恐怕又要再等10代。因此對於立約的程序,上帝修正方式。在“創世紀”的第12章第1-7節,“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Sarai)和姪兒羅得(Lot),…,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上帝指示亞伯蘭到迦南,並未向他說明原因,但提供能擁有大國、賜福,及咒詛其敵人等誘因,亞伯蘭因而毫不猶豫地聽命去做。迦南其實是亞伯蘭的父親他拉早就想去的地方,只是當初他們走到哈蘭,就住了下來。亞伯蘭不但前去,且舉家搬遷,誠意十足。此舉讓上帝相當滿意,祂向來喜歡聽話者。有人說上帝給人自由意志,根本沒這回事,從亞當的時代起就如此,上帝跟你說那顆樹的果子不可吃,就不能吃,否則將受懲罰。上帝獎賞亞伯蘭,將此地賜給他的後裔,亞伯蘭遂為上帝築壇以表感激。之後,又歷經幾次試驗,上帝確定亞伯拉罕是祂心目中的完全人,相信不會所託非人了,這才與亞伯蘭立約。與跟挪亞立的約相比,跟亞伯拉罕所立,其中多了“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約綿綿無絕期。上帝提醒,不只是亞伯拉罕一人,連他的後代都要守此約,須永遠尊祂為神。
在“創世紀”的第26章第2-5節,那時亞伯拉罕仍在世,有一次饑荒,“耶和華向以撒顯現,說‘你不要下埃及去,要住在我所指示你的地。你寄居在這地,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因為我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我必堅定我向你父亞伯拉罕所起的誓。我要加增你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又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的後裔,並且地上萬國必因你的後裔得福;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在亞伯拉罕及以撒的時代,日子並不好過,但那時埃及顯然是個較容易生活的地方,亞伯拉罕便曾因饑荒而下埃及去(見“創世紀”的第12章第10節)。上帝向以撒保證,當年與他父親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依然有效,且還加碼。之前上帝便已要使亞伯拉罕的後裔“極其繁多”,如今又更增加以撒的後裔。還特別說明這是基於父蔭,因亞伯拉罕聽祂的話。言下之意,以撒最好也聽話。附帶一提,祖孫三代,以撒是唯一沒去過埃及的,而原因就是上帝叫他不要去。以撒與他父親同樣聽話,對上帝總是言聽計從,向來不違抗。聽話者一向是上帝所喜歡的,上帝豈容人有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