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大學統計學研究所
最新消息 本所簡介 師資介紹 開設課程 教師成果 學生表現 學術演講 入學管道 學生園地 心在南方 表格下載 活動集錦 網路資源 關於我們
本站首頁 本校首頁 英文版
:::心在南方  
主題:高大統計所二十年的懷想
發表者:黃文璋 Email:huangwj@nuk.edu.tw 日期:2023/3/29 下午 01:34:29

高雄大學於民國89年成立,因第一年教育部核定的6個學系中,便有應用數學系,當年8月,我也就依約,從任教16年的中山大學,來到這所在魚塭及稻田上興建的大學。有些人勸我採借調的方式,便於隨時可回中山,我卻不覺有此必要。既然選擇離開待了16年的中山,到一無所有的高大,就要有“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的認知,這是胡適(1891-1962)講的。

我並不是單槍匹馬去高大,勇氣沒那麼夠。自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籌備處起(民國75),便到中山擔任助教的千惠,也一起來了。她謙沖自牧,做事舉重若輕,且樂於接受挑戰。有她在,再多的魚塭及稻田均不足畏。第1年全校只有1棟建築,即位於目前全校最西南的綜合第一大樓,教室、辦公室、研究室、學生宿舍及餐廳全在那一棟。每天都是轟隆隆的工程車填土聲,研究室的桌椅常是一層灰土,要時時勤拂拭。不過大家心情都很愉快,個個在陋巷不改其樂,因北台大、南高大,這是那時的招生口號,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激勵著我們。

中山應數的碩士班於民國76年成立,79年成立大學部,83年博士班成立。民國81年,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趙民德所長,在中國統計學社的理監事會議提案,建議頒授我榮譽獎。案子通過,我獲得1獎牌,其上所述事蹟為,“創辨中山應數系所,篳路藍縷,斐然有成,對推動統計研究及教育,貢獻良多。”後來旅美學者邱顯聰教授看到事蹟中的“篳路藍縷”大笑,他曾至中山應數訪問,覺得依山傍海的校園,環境優美,豈有那麼淒涼?中山於民國69年成立,早高大20年。我是民國73年到中山,進入第5年,學校已略具雛形,的確算不了什麼篳路藍縷。早期來高大的朋友,一眼望去,魚塭、稻田、一堆堆的土,及一條條正在鋪的路,滿目瘡痍,可能以為回到蠻荒時代。我們當然無法硬講此乃流奶與蜜之地,不過那時日子過得卻算快樂,且毫無大隱隱於市之感。

離開中山前,我有3個碩一指導學生。另有3個學生剛從中山應數大學部畢業,即將進入碩士班,對我將到10餘公里外的荒野並不介意,願選我為指導教授。好吧!那就一起來。我還有個中山應數的博士班學生。6個碩士生加1個博士生,他們不時會來高大。所以我到高大後仍可弦歌不輟,並非門庭冷落車馬稀。

民國89年底,基於一不太有道理的原因,而停止幾個月後,國科會開放重新申請高中數學(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資優班計畫。雖猜測原有設置該班的3所大學,應都會繼續申請,但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們,也送出計畫的申請書。去國科會參加“口試”(口頭報告)時,各科一起審查。台下坐的審查委員中,我只認識數學那位。由於場地並不大,輪到我報告時,聽到有位委員問那位數學委員,高雄大學是什麼學校?聽到回答後我略微放心,“新學校,應數系雖只有3位教師,但都很好。”

不久獲知計畫通過,民國901-9212月,為期3年,那時真可以“欣喜若狂”來形容。後來知道數學申請4件只通過1件,覺得責任重大。計畫需要1位助理來協助,我立即想到蘭屏。86學年,她從東海大學畢業不久,便到中山應數,擔任高中數學資優班計畫的專任助理,記得她坐在應數系辦公室的一角落,面對牆壁。那時我已不為資優班上課了,大多是幾位年輕的教師在上,我每年就只給1場演講,事先會提供講義給助理打字。一開始我便留意到蘭屏以LaTeX打的講義品質很好。雖是法律系出身,但她並沒被那些數學符號難倒。是個靈巧的女孩,我想。其後發現她做事認真負責,且對師生皆很和氣友善。蘭屏在中山待的3年期間,我跟她接觸並不多,大約只有關於資優班演講的事。但在我離開中山前不久的某日,她到我研究室來。

蘭屏說因千惠要離職,系上需再聘位助教,她原本無意申請,但系主任要她申請。如今結果公布,聘了位之前在系上待過的助理。我並未參與此事,但本來就覺得他們一定是聘那位以前的助理,那為什麼還要去勸蘭屏申請?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孩,應不解“大人”何以這樣處理事情吧!我看出蘭屏壓抑下的難過,卻無能為力,不過她可能也只是要找個人談談,並未想“翻案”。雖我即將離開,但身為中山應數的一份子,對蘭屏的遭遇仍深感內疚。或許當我們掌握某些權力時,都該更謹慎,我提醒自己。蘭屏不想再待中山了,因而我們應差不多是同時離開。

民國901月起,台灣開始實施週休2日,資優班的上課是利用星期六,通常兩星期1次。第1年的計畫並沒有太多人事費,我請千惠詢問蘭屏,是否願意每星期來3天,協助處理資優班事務。那時蘭屏正在家中準備考公職,我們並不抱太大希望,豈料她慨然應允。於是自902月起,半年前辭掉中山專任助理的蘭屏,來高大擔任兼職(part time)助理,真是隆情高義!我們多了一個生力軍,可鴻圖大展了。雖資優班的學生大部分是住高雄,但那時要來趟高大並不方便,何況還有遠從台南來的。有位台南一中的學生,坐火車到楠梓車站後,常不想搭久久才1班的公車,寧可步行加慢跑到高大綜合第一大樓,單程應有7公里。現在聽起來,可能像560年前,台灣偏遠地區的學生上學。後來他唸台大數學系,之後出國拿到數學博士學位。資優班上午的演講,我們通常請的講員是來自北部的知名學者,除擴大學生見聞,也是想多讓一些學者認識高大。當然這個班,也會讓高大應數系,跟南部的高中多些接觸的機會。蘭屏經驗豐富,所以資優班立刻上軌道。學生來高大上課,所須時間成本不小,我們儘量維持他們高昂的興趣,這方面蘭屏幫忙很大。

至高大的第1年,我們便申請到一個國科會科教處的整合型計畫,“機率統計之概念暨網路學習研究”。這是一908-937月,為期3年的計畫。我負責總計畫,中山應數的羅夢娜教授,及成大統計的任眉眉教授,各負責1個子計畫。我們以計畫聘了位專任助理徐鐘賢,他是中山應數碩士畢業,羅夢娜教授的學生,他擅長操作各種電腦軟體。參與的中山及成大師生,每學期都會有兩次在高大討論,展示成果,學生興致都還蠻高的。每次聚會,我就會在心中暗念“蓬蓽生輝”,感謝遠道而來的兩校師生。

908-917月,我們參與“技術創新調查計畫”,這是一國科會綜合業務處推動的整合型計畫,總主持人是輔大統計的謝邦昌教授,我們負責“南部地區”的子計畫,蘭屏改擔任此計畫的專任助理,至於資優班的事還是交給她。能者多勞,這是能幹者的宿命。這計畫要對廠商面訪,了解其產品技術創新的內容。我們子計畫的調查區域涵蓋台南、高雄、屏東、台東及花蓮,參與的學校有成大統計、中山應數、東華應數,及高大應數。前3校之面訪員都是研究生,但高大只能找大二生。所有訪員都先在高大培訓,集合4校參與的學生,可說熱鬧滾滾。學生們對能有面訪的實務經驗,大抵興致勃勃,常相互比較訪問成功件數,並交換心得。實際去訪問時,要致贈受訪者紀念品,還會遇到各種疑難雜症,其實有點複雜,但蘭屏處理的有條不紊,我這主持人反而沒做太多事。

909-948月,我們執行為期4年教育部的“提昇大學基礎數學教育網路資訊多媒體建構計畫”。這計畫全國數學通過的件數並不多,只有67件。我們獲得的經費,每年有250萬元,4年共1千萬,大幅充實高大應數系的電腦等教學設備。91學年進高大應數的王偉仲及陳鵬安兩位教授,還有中山應數的羅夢娜教授,都幫了很大的忙,採購等行政事務則由千惠協助。

91年教育部推動“高級中學基礎科學人才培育計畫”,每一梯次為期2年,第一梯次自913-932月。數、理、化、生科及地科,每科有10位教授及20位高中生,每位教授帶兩名學生。我帶的兩位皆是雄中學生,均非常優秀。每兩星期一起來找我1次,學期間是利用週末,暑假則平日來,因他們都不愛上學校的輔導課,而來我這裡,就不必上了。所以在高大的前幾年,還是有些事在進行。由於與外界接觸不少,高大的應數及統計,也因而都有相當的知名度。

在高大的設校計畫書中,統計學研究所碩士班是排在92學年成立。當時的新增系所,大約在兩年前便要申請。90學年時,高大共提出5個學系及4個研究所碩士班的申請案,統計所的優先順序是第7,排序前5名的都是學系。由於大學部的師資員額較多,因而創校王仁宏校長,一直將成立學系列為優先。只是自“廣設高中大學”政策推動以來,逐漸大學已過多,即使新設的國立大學,教育部也只給最基本的支持,對第4年的高大,教育部僅通過新增11所。不必懷疑,那唯一通過的研究所,就是統計所。附帶一提,中山應數系曾連續兩年申請統計所碩士班,雖校內競爭激烈,案子仍都出了學校。但由於那段時期(約預定於8485年成立),教育部對國立大學的新增系所管制相當嚴格,兩次都未獲通過。中山之後便再也未申請,高大統計所遂成為高屏地區僅有的統計所。

當初教育部所通過的設校計畫書中,有鴻鵠志的高大,規畫要發展成一所15千人的大學。但教育部92學年只讓高大成立11所,相當於宣告這82.5公頃的廣大校園,將只能一直地廣人稀,發展極為有限,這是一警訊。

918月,理學院大樓興建完成,應數系全部遷入。由於除理、工學院外,其他學院的大樓仍在建造或規畫中,所以一開始理學院大樓尚有其他學院共用,之後才陸續遷移。統計所雖還要1年才成立,但為打響知名度,我們訂於92626-27日主辦“第十二屆南區統計研討會暨九十二年度中華機率統計學會年會及學術研討會”(簡稱“南區”)。當時高大並無適當舉辦大型會議的場地,經由曾任主計長韋端先生的介紹,研討會地點選在彼時台灣最高建築,即聳立於高雄港旁,85大樓金典酒店之3842樓舉行,住宿也安排在該大樓。

研討會的議程安排,主要由中山羅夢娜教授負責。不在校內辦研討會,事先要規畫周詳,否則若臨時出狀況將不易補救。研討會需要很多人手,但我們沒有研究生。蘭屏招募一些高大應數大二及大三的學生,加以培訓,這方面她很擅長。與會人員從報到起,便接觸到彬彬有禮又幹練的學生,不少人還好奇這些是我們從那裡“借來”的研究生。研討會的會務千頭萬緒,從聯繫、場地、餐點、紀念品,及晚宴表演等,幾乎都由蘭屏一肩扛起。那一學期她因父親重病,常需回家(在屏東)帶父親去看病、住院,其實相當忙碌,而研討會的事又不能耽擱。更不要說,當年“亞太暨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參賽計畫”的主持人,中央大學統計所的傅承德教援,將奧林匹亞第3梯次的培訓營,安排在高大,9266-10日,為期5天。讓那6位正取及2位備取,共8位奧林匹亞數學國手來高大看看,對高大也是一宣導機會,因而雖南區舉行在即,我們仍答應下來。蠟燭兩頭燒,但蘭屏頂住壓力,順利完成每件工作。若干年後,當我誇獎她能幹時,她並不以為然,謙稱只是“比較吃苦耐勞”。

有趣的是,高大王仁宏校長亦出席南區在金典酒店的晚宴,後來他在學校行政會議上提到此研討會,還說晚宴1桌至少要1萬元。我不好意思當場更正他,我們經費有限,只付得起16千元,不過是有努力跟金典協商菜色。6千元的菜,能讓曾當過台大總務長的王校長,覺得值1萬元,似乎不錯。這次南區尚有件事必須一提。自924月中旬起,台灣SARS疫情嚴重。很多籌劃已久的會議都早早決定延期。當時許多朋友關心本研討會是否會受到影響,我們不知那來的信心,一律回答“不會”,且仍繼續進行籌備工作。幸運地,自5月下旬起,國內疫情逐漸被控制下來,我們也在65日宣布本研討會如期舉行。

南區結束後,高大統計所的史前史也就進入尾聲了。民國9281日,國立高雄大學統計學研究所正式成立。招生考試有47人報名,收到8位學生,統計所開張了,由我擔任所長。教育部核定4個員額,我們聘蘭屏為助教,並新聘陳瑞彬助理教授,他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統計博士。以他的背景能去的學校很多,但在昔日碩士指導教授羅夢娜之鼓勵下,唯一選擇高大。另外,應數系有統計專長的張永明助理教授,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統計博士,918月來高大。他參加統計所的一切活動,職缺在那裡並無關緊要。事實上,從一開始統計所學生選指導教授便不限本所,而那時尚未有碩士班的高大應數系,也先後有幾位教師收統計所的學生。

高大統計所從成立起,便與中山應數系的統計師生,保持緊密關係,交流合作不斷,他們也一直給我們很大的協助。自93學年起,每年並舉辦“高大中山統計日”,輪流在兩校舉行,至今已成一優良傳統。

938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生統系畢業的黃錦輝博士加入統計所,他也是在昔日碩士指導教授羅夢娜之鼓勵下來的。幾位年輕的教師,為統計所帶進一股活力。大約在93年底,我交給瑞彬一些資料,請他撰寫統計所博士班的申請書。他起先對我要擔負此大任,可能嚇一跳,但還是順利完成。我到中山的第1年,趙金祁(1930-2016)校長就要我寫應數碩士班的申請書,我相信瑞彬也可做到。高大共送出4個博士班申請案。隔年(94)6月的畢業典禮,學校邀請教育部長杜正勝來致詞。典禮結束,高大某所長問杜部長他們的博士班有沒有通過?杜部長“啊”了一聲後,說“我來之前看了,高大通過統計所博士班,我剛才忘了講。”他似有些懊惱之前在台上時,忘了宣布他帶來的伴手禮。我在一旁聽到,當然就不必問了。於是高大第1個博士班,也就是統計所博士班,於958月成立。1037月及1041月,分別有李虹儒及朱基祥取得博士學位。

張學良(1901-2001)晚年留下一幅字,其中有句“丈夫絕不受人憐”。的確,志氣要高,不必扮演弱者,不須受人憐。統計所一路走來,得到許多學術界朋友的幫助,包括很多申請案的順利通過。不論是出於肯定,或出於憐憫,相信全是善意,我們都無比感謝。

蘭屏命途多舛,雖她是經高大校教評會通過聘為助教,但92年底,人事室突然告知,高大員額編制裡的助教名額,加上蘭屏便超過了。居然有這種事!無奈之下只能自931月起,助教停聘,改以校務基金聘任。隔年,因某一原有助教的學系,不再聘用助教了,於是自948月起,蘭屏才恢復助教職。蘭屏雖自始至終毫無怨言,但這對她的年資影響其實不小,我深感抱歉。

948月,永明離開高大去台東大學應數系。統計所第1屆的8位學生中,便有3位是由永明指導,他對學生頗有吸引力,離開當然是高大的損失。張乃珩助理教授(92年來高大)與永明同去東大,兩人並結為連理;隔年(95)陳鵬安助理教授(91年來高大)也去了;103年吳慶堂(90-94年在高大)副教授亦由交大應數去東大。永明在東大曾任理工學院院長及學術副校長,目前該校應數系的8位教師中,便有4位源自高大,都是被永明號召去的,他在東大開闢出一片新天地。東大應數沒有研究所,永明等4位昔日高大教師,在東大作育英才,令人敬佩。這些年我們陸續有幾位教師離開,每次當然都是一大衝擊。在“三國演義”的第3回,李肅說“良离擇木而棲”,對另有高就的教師,我們只能“強顏歡笑”地祝福。但這時一方面得告訴自己,沒什麼,一定有辦法解決;另一方面則慶幸,此顯示我們的教師身價都很高,各方爭相羅致。根深者枝茂,歷來我們轉赴其他單位的教師,個個都有很好的發展,讓高大統計所的觸角伸得更廣更遠。

968月,俞淑惠助理教授加入高大統計所,988月,黃士峰助理教授從中正大學來到高大應數系。兩人對學生各有一套,統計所的財金領域活躍起來,學生的體育活動也興旺起來。9912月,在中山舉行的統研盃,高大首次得到排球冠軍。統計所的學生人數不算多,教師也不多,但每年的統研盃,都會有幾位熱心的教師參與,在將士用命下,屢獲佳績。不是只有聯誼,生活及教育,高大統計所皆重視。中國統計學社的碩士論文獎,高大不時有學生得獎。統計所教師一向相當花功夫在學生的論文指導,曾有學生於畢業時感謝教師“化腐朽為神奇”。高大統計所因員額較少,教師的授課時數普遍較重,但關於教學、研究、服務及輔導,除本身的研究外,教師對其他工作也都很盡心盡力。與其他國立大學的統計系所相比,高大統計所的教師可說辛苦多了,這是我一直感到很抱歉的。教師的樂於付出,使整個統計所呈現極為優異的風貌。

由於教育部對師資員額數之要求提高,獨立所光是碩士班,便須有5位專任教師,而高大統計所僅有3(應數系的不計)102學年,在黃士峰所長之努力下,向應數系借1員額,並向校方爭取到1專案教師員額,且自1038月起,將博士班停招並裁撤。這當然是萬不得已,但也著實令人相當遺憾。

陶淵明在“歸去來辭”一文中說道,“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自年輕起便覺得,何須落入那地步?適應現況,或改變現況,否則就離開,連衣袖都不必揮,套句管中閔的話,“爺們不在乎。”由於我已難以適應現今大學的環境,且也無力改變,那就只餘選項“離開”了。而又感到自己已戰力不足,便決定退休。在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那首著名的詩“航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中之第一句:“那不是老人的國度”(That is no country for old Men)。什麼是老人?這當然因人而異,只是我認為在學術界,一旦戰力不足便應屬於老人了。我樂意接受學術界不是老人的國度,於是選擇在103731日退休。

初來高大時,以為會在這裡待滿19年,超過在中山的16年,如今只待了14年,比中山短些,但也無可奈何。有人以為我還未達65歲屆齡,怎麼就退休?我答以NBA球員那有屆齡退的?一旦戰力不足或不能融入球隊,就拿不到合約了。

從民國92年至112年,高大統計所成立滿20年了。在蘭屏及許湘伶所長的精心規畫,及目前在成大統計的瑞彬之協助聯繫下,於本年318日舉行慶祝活動。第一屆的8位學生回來5位;已離開的教師,除遠在澳洲的錦輝外,永明、瑞彬及士峰都回來了;曾經兼任的蘇志成教授及其夫人,也相偕來參加;學生有帶著小孩或父親來的。只要曾在高大統計所待過,便皆為統計所的所友。甚至,既然是“友”,任何人只要願意,就是統計所的所友,所有活動都歡迎所友來參加。

蘭屏是自高大統計所創立以來,唯一一位毫無間斷的成員。她視學生如弟妹,學生生活上的大小問題,常優先找她,有什麼好看的韓劇也會跟她分享,她可說常在執行諮商輔導的工作。高大統計所的學生,對所上都極有向心力,有任何活動,均很樂意幫忙。所以此人員精簡的研究所,當有任務來臨時,少會感到人力不足,這其中蘭屏當然居功厥偉。我們講台柱,蘭屏就是統計所的台柱。前陣子傳出中山與高大擬合併的消息時,難免有所友擔心一旦合併,將來要去那裡找統計所?但這應可以解決,只要蘭屏在那裡,統計所就在那裡。

說起中山與高大的合併,對中山當然有迫切的需要。中山自民國69成立,40餘年來,已是一所國際知名的大學,將“中山”這塊招牌打造得很響亮,辦學極為成功。但與國內台成清交相比,規模實在不夠大,而連原本教師員額便比中山多了不少的清交,都已分別跟竹師及陽明完成合併了。對於合併,中山的步調可說已相當慢了。至於高大,談到合併當然很傷感,尤其對草創時期就來高大的那些先驅,更是“情何以堪”。到底高大該不該與中山合併,乃考驗高大人的智慧。不必說,中山也須有他們的智慧,唯仁者能以大事小,中山若真有合併之心,便宜釋出極大善意,而非擺出一副“坐看雲起時”的高傲姿態。另一方面,一旦高大師生傾向與中山合併,主導推動者,必然是校內少數幾位高層。除非他們真心誠意,且對高大的未來發展、教職員工生及畢業校友的權益與情感,願意考慮周詳,否則是很難成功的。

或許冥冥中自有定數,若當初千惠離開時,中山應數聘蘭屏為助教,則江湖規矩,92年統計所成立時,斷沒有去挖角蘭屏的道理。少了蘭屏的高大統計所,今日必會是另一局面。

高大統計所的未來,也許仍有一段艱辛的路要走。但經歷了20年的磨練,我們當然有信心渡過一切難關。“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出自李白(701-762)3首“行路難”中的第1首。30而立,直掛雲帆的日子將不遠了,期待高大統計所的30年慶來臨。(112329)

   暫無回應
 回本區首頁 
  回應總數0  
 
 
  下一頁  
  
 
我要回應
姓 名: 回應前,請先註冊登入
E-mail:
內 容:
驗證碼:  (J68S
 
 
:::
 
*

地  址:811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
電  話:07-5919362 傳真:07-5919360 e-mail: stat@nuk.edu.tw
更新日期:2024/4/11 上午 09:16:10

2003/10/20起第 9022280 位訪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