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成立於民國83年,第1年便有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班。因緣際會,東華應數籌備時期,我曾參與些微的工作,因而之後不時會留意其發展。此研究所由統計學起家,隨著大學部(民國85年)及博士班(民國87年)的快速成立,教師員額也隨之增加,領域遂逐漸增多。97學年,東華大學與花蓮教育大學整併後,應數系更如魚得水。目前學士班分為數學科學組及統計組兩班,碩士班亦有應數及統計兩班,兵多將廣。學校位在花蓮,不負花蓮是台灣20縣市中面積最大之名,東華校地也是大得不得了。251公頃已很驚人了,但這只是壽豐校區,還有在花蓮市的美崙校區,及墾丁海生館園區內的屏東校區。全校學生將近1萬人,以規模而言,即使在現今國內大學眾多競爭激烈下,仍頗能有番作為。
南區統計研討會,是民國81年中山大學所發起,初期主要是由南部的中山應數、成大統計及中正數學輪流主辦。之後參與的學校逐漸增加,早已不限南部,每年輪流在台灣各地舉行。也是成立於民國81年的中華機率統計學會,其年會及學術研討會,第1次與南區合辦,是在中山的第11屆(民國91年)。而自第20屆(民國100年)中正南區起至今,兩會每年都合辦了。這是國內統計相關領域的工作者,一年一度發表研究成果及交流的大好機會。
雖地處台灣的後山,但東華應數師生,並不只想遠離塵囂、看山看海,享受花東縱谷所孕育,豐富的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自成立起,便積極參與學術活動。東華應數首度舉辦較大規模的統計研討會,是在創所將滿3年,民國86年7月初的“第一屆東區統計研討會”,那是傅權教授當系主任的時代。該研討會吸引不少統計界的朋友參與,也有幾位遠從北美來的。那時東華校園已有些雛型,與會人員大部分是第1次到東華,莫不為東華應數所在的理工一館前,那片美不勝收、波光粼粼的湖面所吸引,對那一望無際的校園更是嘆為觀止。這是個適合思考、做學問的地方。原來東華不僅有詩人楊牧(1940-2020,於前一年(民國85年)來此擔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亦有一群有心的統計學者,在這裡快樂地耕耘,人文薈萃,已在東台灣營造出一統計據點。東華應數自此在統計界打出名號了。
東華應數第一次主辦南區,是民國97年6月下旬的第17屆。前一年周元燊院士(1924-2022)參加高雄大學統計所主辦的第16屆南區,眾人邀他隔年到東華,他欣然同意,也依約前往。於是東華第1次的南區,便有了院士的認證,這個台灣東部的統計據點更加閃亮了。周先生對台灣統計活動一向極為支持,可惜已於去年3月鶴駕西歸了。在南區行之有年的“張文豹先生講座”,那年主講者為花蓮子弟銀慶剛教授。東華開風氣之先,在會議的第2天,安排大陸院士陳木法教授為大會主講,這是南區首次有兩位主講。而自第24屆(民國104年)彰師大統資所的南區起,每年便都固定有兩位講座了。東華應數第2次主辦南區,是民國103年6月下旬的第23屆。那年的“張文豹先生講座”是程毅豪教授。有趣的是,銀、程兩位年輕教授,均於擔任東華南區講座的隔年,即獲國科會(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也算是佳話。前兩次主辦南區,運籌帷幄的皆是曹振海教授。今年是東華應數的第3次南區,世代交替,已輪由吳韋瑩教授掌舵了。
統計雖有很長一段欣欣向榮的時期,唯近年來對於碩士班,有若干時尚領域興起,且產業界的需求亦有些改變;至於博士班,則可能因教職覓得不易,且大學新進教師壓力日益增大,導致統計碩博士班對學生的吸引力,強度似不若以往,相信東華應數也感受到了。過去50餘年,在華人機率統計界,長期居領導地位的學者,除周元燊院士外,尚有刁錦寰院士(1933-)。他於今年4月出版回憶錄“生逢其時”,描述其由英國、大陸、台灣至美國的成長及求學經過,與學術生涯事蹟,大院士的真情告白,對今日研究所之經營頗具參考價值。
刁先生大學就讀台大經濟系,服完1年兵役後,民國45年(1956)前往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的經濟系深造,但去後考慮到將來的出路,即轉到商學院就讀。以兩年取得碩士學位後,在紐約的銀行上班。又為了能多存些錢,曾有4個月晚上到餐館兼差,直至太太生產後才停止。
當時MBA的待遇不到理工碩士之半,讓刁先生深感挫折。在友人建議下,決定去攻讀博士學位。於是工作1年後,1959年秋天,他到中西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商學院國際金融系的博士班。由於系上要求副修第2專長,雖只曾在大二時修過1門統計學,在學長建議下,他選擇統計,並至數學系修習數理統計,第2年又修高等微積分。又由於第1年所修的幾門經濟學方面之課程,表現均極為突出,在開課教授之鼓勵下,第2年他轉到老本行經濟系,且在這年課程結束後,通過經濟系的資格考。當時的系主任H. Edwin Young教授(1917-2012,1968-1977年擔任威大校長),還給他一封信,稱讚他是系上20年來(1941-1961)最優秀的學生。
刁先生在第2年選修剛來威大創辦統計系的George E. P. Box (1919-2013)教授開設之兩門統計課程中,認識了機械系博士生,大他10歲的吳賢銘(1923-1992,1982年當選中研院院士),因其大力建議,故雖在經濟系遊刃有餘,仍於第3年跟隨Box教授寫博士論文。自此跨足統計界,且於1年後(1962)便完成博士學位,隨即留校在統計系任教。第1次教書,且就講授博士班的重頭戲─數理統計,刁先生如履薄冰,相當用心地準備,後來他的講義,成為系上此門課之教材。因半路出家,為快速補充統計知識,教書第1年,刁先生還去旁聽多變量分析、變異數分析與實驗設計,及決策理論等課程。而因曾待過經濟、商學及統計等學系,並轉換自如,凡走過便留下痕跡,使刁先生易於與不同領域的人合作,且勇於嘗試,即使主題陌生的產業界計畫,也敢大膽承接。
刁先生樂於服務,1987年8月,促成“泛華統計協會”的成立,並擔任首任會長;國際一流統計期刊“中華統計學誌”(Statistica Sinica),首期於1991年出版,刁先生為首任主編。不僅如此,刁先生畢生於美國、台灣及大陸,完成很多開創性的工作、成立或發起多個組織及研討會,也經常受邀赴世界各地開設統計課程。他曾獲得很多榮譽,包括講座、會士,及院士頭銜,獎章也不少,還有兩個榮譽博士學位,在學術界備受推崇。而雖工作異常忙碌,但刁先生家庭亦照顧得很好,回憶錄中特闢一章,談“六口之家:婚姻生活與子女教養”。刁先生以旺盛的精力,永不止息地做他認為該做的事,頗值得吾等後生晚輩效法。
回憶錄中亦提到,民國7、80年代,他如何規畫設計,使統計碩士訓練更具競爭力。經過3、40多年,不論產業及學術界,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今日當然得有新的作法。在刁先生的自述中,求學及工作過程中,曾多次面臨抉擇,那時待遇及出路都可能是考量,初任教時且感到學然後知不足。連大院士年輕時都無法不考慮現實問題,此對今日國內統計所須重視給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包括課程設計、獎助學金之提供,及職前訓練等,應能有若干啟發。刁先生向來不躑躅不前,他坦承關鍵時刻都有貴人指點迷津。此既顯示刁先生樂於察納雅言,亦顯示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不時需有前輩供諮詢,這也是辦學者宜留意的。
刁先生雖成就非凡,但回憶錄之書名卻謙虛地取為“生逢其時”。只是由他做成那麼多事觀之,較可能是他擅長感受到時機的來臨,且知把握,當然亦可能是他善於創造時機。今日統計系所的經營,早已不能守株待兔,而是到了需與時俱進,隨時掌握時機,必要時並得創造時機的階段。
往昔博學強記、博古通今都是文人的極大優點。皇帝欣賞畫作時,即使僅含混地講出幾個字,身邊大臣常能快速念出皇帝想要的詩詞。但今天只需知道幾個關鍵詞,一Google,整首詩詞或文章便都出來了。另外,5世紀時,我國數學家祖沖之(429-500)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7位,這在當時是獨步世界的成就。但隨著計算機技術之快速發展,至民國111年6月,已能給出π到小數點後100兆位了。換句話說,今日記性好或擅長計算,可能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長處了,只要懂得善用工具卻可。而原本Google後,有時得從出現的一長串資訊中,加以挑選所要,去年11月ChatGPT橫空出世,其功能更強大了。回答問題、編故事、寫文章、寫程式,甚至提供交友方案等,功能強大。雖帶來不小便利,但也屢引起恐慌,如是否有些工作會被取代?教學現場該如何應變?其實歷史上,新工具就是不斷產生,而自18世紀工業革命興起後,就已出現以機器取代人了。因此與其擔憂,還不如努力使自己生逢其時。
東華應數明年將迎來成立30周年。在“說文解字”裡,“三十年為一世”。似乎才剛成立,但轉眼已快一世了。少年子弟江湖老,本屆南區的與會人員中,在東華第1年便曾來過的,應相當稀少。而曾來參加“第一屆東區統計研討會”者,雖也不會太多,但應有一些。看著今日東華已成為如此具規模的一所大學,撫今追昔,這其中不知有多少人的心血!我們該對東華大學,尤其是應數系歷來師生表示敬意。
最後預祝本研討會圓滿成功,且東華應數系持續向上提昇,讓東部這個統計據點,成為一顆統計明珠。
國立高雄大學統計學研究所
黃文璋敬上 民國1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