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大學統計學研究所
最新消息 本所簡介 師資介紹 開設課程 教師成果 學生表現 學術演講 入學管道 學生園地 心在南方 表格下載 活動集錦 網路資源 關於我們
本站首頁 本校首頁 英文版
:::心在南方  
主題:基督教發展史(六)─早期基督教4
發表者:黃文璋 Email:huangwj@nuk.edu.tw 日期:2023/8/27 下午 05:02:55

“羅馬帝國”統一後的隔年,325年的520日,君士坦丁大帝在尼西亞召開“第一次尼西亞會議”,邀請帝國各地及若干帝國疆界以外的地區,從美索不達米亞到不列顛的廣袤範圍,共約1,800位的主教等高階神職人員參加。即使支付與會人員交通費及食宿費,實際出席者仍只有約有300位。由於長途跋涉並不易獨自行動,若加上陪同人員,總與會人數共約有1,500人。此會議為基督教發展之一里程碑,不但是基督教史上的第一次主教會議,也很可能是史上首次“國際研討會”。在那個時代,舉行這種會議之困難,是可以想像的。非有極大魄力者,是無法召開的。

在此會議中,經過1個月的爭辯,確立耶穌與天父的關係,即“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Trinity)”的信仰。另外,亞歷山大城的主教亞他那修(Athanasius296-373),提出基督信仰的權威,並不在哲學及理性上的思考,而是僅依靠“聖經”的教導,以免有信仰上的偏差。會議亦有若干決議。如頒布“尼吉亞信經”(Nicene Creed),主要內容為宣告“三位一體”為信仰的中心,並陳述基督教會的性質和得救希望。另外,制定規範信徒言行的20條教規(canon),以擴大正統派主教的權力,但也規定主教全由皇帝任免。又按“羅馬帝國”行省劃分教區,賦予羅馬、亞歷山大,及耶路撒冷3個教區主教更大的管轄權力;統一復活節(Easter)日期之計算方法。基督教會一些影響深遠的教義及法規,都在此會議中確立。由帝國皇帝出面,討論教義的實質內容,基督教從合法化,又晉身至更高境界,簡直被當做國教了。

上述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會議”是個分水嶺,被視為“早期基督宗教”的結束時期。此會議後,基督教的發展便進入一新的階段。

有人可能好奇,為什麼“羅馬帝國”召開會議,地點選在今日的土耳其呢?我們說過,由於帝國東西相距極遠,對東部而言,西側的羅馬,幾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因此羅馬並不那麼適合當龐大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大帝即位後,遂決定為帝國尋找一新首都。位於“羅馬帝國”較中央的地區,當時已有近千年歷史的拜占庭被選中了。拜占庭坐落於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 Strait)之濱,橫跨歐亞大陸,除可控制黑海與地中海間,利潤豐厚的貿易路線外,又三面環水,極具天然防禦優勢,易守難攻,可說有絕佳的戰略位置。這不僅適合當帝國首都,也將是耶穌基督在人間的首都。從324年開始,君士坦丁大帝便在那裡建造新都。羅馬不是一天造成,但由於財力雄厚、資源豐富,再加上君士坦丁大帝執行力強,新都興建進展快速,於330511日舉行獻城典禮。

所謂獻城是獻給誰呢?上帝!雖然如此,奢華的典禮,除基督徒外,亦有多神教徒與共同參與。會場中央一根巨柱的頂端,且置有取自阿波羅神廟裡的黃金像。準備的聖物相當多元,也包羅萬象,有耶穌讓5千人吃飽時,裝食物的籃子(見“馬太福音”的第14章第13-21),也有源自希臘神話中幾個神的物品。君士坦丁大帝雖心裡傾向基督教,但顯然認為多幾個神來保護,比較周全。在召開會議的325年時,新都尚未建成,但開會地點伊茲尼克,乃“鄰近”新都。君士坦丁大帝將新都命名為“新羅馬”(New Rome),頗有涵義。但當時人們卻總稱之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以向建城者致敬。

讓周邊不少民族垂涎不已的君士坦丁堡,持續有企圖入侵者。建城1千多年後,1453年,君士坦丁堡終於被攻陷了,成為奧圖曼帝國的新首都。後來西方學者習慣上將基督徒統治下(330-1453)的此城稱作君士坦丁堡,而將1453年後,伊斯蘭教信徒統治下的此城稱作伊斯坦堡(Istanbul)。不過今日君士坦丁堡一名,仍然被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ristianity,亦稱Eastern Orthodox,中文也有稱為正教會)沿用,教眾們將君士坦丁堡教會的領袖,亦是整個東正教會名義上地位最高的領袖,稱作“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Ecumenical Patriarch of Constantinople),常只稱“普世牧首”(Ecumenical Patriarch,此稱呼在6世紀末時曾引起不小的爭議,之後會再說明),或更簡單地只稱“牧首”(patriarch,亦有總主教或教長之稱)。普世牧首為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patriarch,羅馬的宗主教即為天主教的教宗,之後會說明),亦為東正教會的精神領袖。東正教為基督教之第二大分支,第一大分支為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

由於新都建在古城拜占庭原址上,自完成後,“羅馬帝國”便得到“拜占庭”之新稱號。此希臘式的稱呼,羅馬人相當樂於接受。不過再怎麼被與希臘連結,君士坦丁大帝及其臣民,都不以為帝國在政體或實質上,有任何改變。他們的帝國,一直是自西元前27年,奧古斯都屋大維皇帝延續下來的那個。不論他們講什麼語言,甚至在拉丁語文消失後,舉國上下全講寫希臘語文了,他們仍不懷疑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羅馬人。

自戴克里先將“羅馬帝國”分治後,帝國開始有東西兩部的概念。位處西部的區域,即是後來分裂出去的“西羅馬帝國”(Western Roman Empire)。至於東部最終形成“東羅馬帝國”(Eastern Roman Empire)。但對於正式的名稱,則兩部分都仍延用“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元老院與羅馬人民”。當時的帝國臣民,普遍不認為國家已被分割成兩個獨立國,而僅視為由兩個朝廷,共同管理一個單一的政體。

雖經君士坦丁大帝統一了,“西羅馬帝國”卻仍斷斷續續地存在,畢竟東西距離實在太遠,鞭長莫及,一但開啟分區管理,此概念便不易消失。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347-395379-395年在位)皇帝於395年在米蘭去世,臨終前,他將“羅馬帝國”的東西兩部,分給自己的長子及次子繼承。此後帝國便再也未復歸一統了。之後“西羅馬帝國”日漸衰弱,410455年,羅馬城相繼被不同部族的日耳曼人(German)入侵。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Romulus,約463-5114751031-47694日在位),被原為羅馬傭兵的日耳曼人奧多亞塞(Odoacer,亦作Odovacar435-493476-493年在位)廢黜,“西羅馬帝國”至此終結(亦有480年結束的說法)。奧多亞塞成為統治羅馬的第一個日耳曼國王。至於“東羅馬帝國”則未受影響,一直延續至1453年。

君士坦丁堡自330年建造完成後的1千多年,均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如前所述,由於原為古城拜占庭,因而後世持續有不少學者,習於以“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來稱“東羅馬帝國”。而君士坦丁大帝,則被認為是“拜占庭帝國”的創立者。“羅馬帝國”強大時,領土曾橫跨歐亞非3洲,包括歐洲東南部、亞洲西部,及非洲北部的大片地區。講起來,之前的皇帝戴克里先,就是將“羅馬帝國”分成拜占庭及羅馬兩部分。而在帝國東部,即使受過教育者,能使用希臘及拉丁雙語者,後來也逐漸減少。到了7世紀,已幾乎無人使用拉丁文了。自此“東羅馬帝國”,也就徹底被視為“希臘帝國”,或至少是希臘化的帝國了。

只是“羅馬帝國”被君士坦丁大帝統一後,雖又分裂,但最終“西羅馬帝國”滅亡了,既已沒有“西”了,怎仍常被稱為“東羅馬帝國”?事實上,就像我國的西漢東漢。漢高祖劉邦(西元前256247-195,西元前202-195年在位)定的國號是“漢”。逐漸衰落後,遭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年,9-23年在位)簒政,建立新朝。漢光武帝劉秀(西元前5-西元57年,25-57年在位)推翻王莽僅有1代的新朝,登基稱帝後,定的國號也是“漢”。後世史學家怎麼區分兩個都稱“漢”的朝代?以國都長安(今西安)及洛陽的位置,分別稱為西漢及東漢。至於“二十四史”裡,則有一部講西漢的“漢書”,及一部講東漢的“後漢書”。在劉秀所建的漢朝時期,既不會自稱“東漢”,也不會自稱“後漢”。

簡單講,“東羅馬帝國”就是286年,“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實施東西分治後,於原帝國東部分離出來的政權。由於長期被西歐地區,視為有別於古羅馬的新政權,故在其於1453年滅亡後,西歐學術界遂常以“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稱之。但在其國祚1千餘年間,他們並不自稱“東羅馬帝國”,而仍以“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者自居,人民也皆自認為羅馬人(即使在帝國已相當希臘化後)。只是因首都所在地的關係,有時會被稱為“拜占庭人”或“希臘人”。至於帝國的起始年,史學界一直存有爭議。有些認為該從330年起,因那年君士坦丁大帝建成新羅馬(即君士坦丁堡),而自此“羅馬帝國”的政治中心東移,是“東羅馬帝國”開始的象徵。但亦有認為從395年起計較宜,因那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那是最後一位統治整個“羅馬帝國”的皇帝。

“東羅馬帝國”是古典時代和中世紀歐洲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共歷經12個王朝及93位皇帝。但其疆域,在其存在的1千多年間,不斷變動。領土最廣時,橫跨歐亞非3大洲,包含歐洲東南部、亞洲西部,及非洲北部。附帶一提,由於“羅馬帝國”的國祚太長,在那1千多年間,彷彿是世上(至少從歐洲人的角度)唯一曾存在的帝國,導致歐洲的帝國,常很喜歡“羅馬”一詞。962-1806年間,中歐有“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此帝國與羅馬其實毫不相干。取這樣的帝國名,正是為了顯示其皇帝為“(西)羅馬帝國”皇位之繼承人。此頭銜自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便一直空著。另外,自1453年“東羅馬帝國”亡於“奧圖曼帝國”後,其皇帝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亦稱征服者穆罕默德(Mehmed the Conqueror)1432-14811444-1446,及1451-1481年二度在位)一開始仍使用“羅馬皇帝”之稱號,應是想繼承羅馬的“道統”,如此便可名正言順地統領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進而增加他在帝國歐洲部分的領土統治之合法性,只是希臘及西歐各國都不承認。伊斯蘭教怎麼看都“不羅馬”!而那時俄國沙皇,也聲稱自己是“東羅馬帝國”之繼承者。“奧圖曼帝國”遂企圖奪取羅馬,以名正言順地以羅馬的接班人自居。雖攻下了義大利南部的一些地區,但自穆罕默德二世於148153日過世後,“奧圖曼帝國”便中止對義大利的遠征。

   暫無回應
 回本區首頁 
  回應總數0  
 
 
  下一頁  
  
 
我要回應
姓 名: 回應前,請先註冊登入
E-mail:
內 容:
驗證碼:  (F5HB
 
 
:::
 
*

地  址:811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
電  話:07-5919362 傳真:07-5919360 e-mail: stat@nuk.edu.tw
更新日期:2024/11/19 下午 03:57:23

2003/10/20起第 10498713 位訪客
*